欢迎访问畜牧养殖平台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农村部:科学的水产养殖能净化水生态环境

农业农村部:科学的水产养殖能净化水生态环境

    来源:央视网  点击量:119  评论(0人参与)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农业农村部渔业局局长张显良介绍《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上,有记者提问:“近几年,社会上有一些声音提出水产养殖对环境有一些负面影响。请问,农业农村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也确实了解到,有一些地方水产养殖与水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不是太好,发生了水产养殖污染环境的事情。那是不是所有水产养殖的品种和养殖方式都会带来水生态环境的污染?需要科学分析。”于康震表示,并不是所有水产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都会对水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只有高密度、不合理的投饵型养殖方式才会对环境有比较大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相反,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对水生态环境还有净化修复的作用。


于康震介绍,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水产养殖排放量以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来计算,占农业排放量的4%。水产养殖污染物大多为氮磷等有机物,主要是造成水域环境的富营养化,对水体的影响总体不是很大。另外,我国海水养殖中贝藻类以及淡水养殖中的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都是不投饵型的水产养殖品种。其中,贝藻类占海水养殖总量的83%,滤食性的鲢鳙鱼类占淡水养殖总量的25%。这些养殖品种都对环境有着良好的净化修复作用。据测算,2016年仅鲢鳙鱼养殖一项就可以消除水体中的氮大约37万吨、磷14万吨。 


中国工程院的一项咨询研究项目结果显示,海水贝藻类养殖具有高效的“固碳”作用。于康震表示,仅海水贝藻养殖这两项,每年就可以移出碳120多万吨。“我国海水贝藻养殖对减少大气二氧化碳的贡献是巨大的。打一个比喻,相当于每年造林50万公顷,生态效益显著。”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平台首页 行业资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企业名录 招商加盟 行业展会 人才招聘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沈阳玖禾威商贸有限公司

备案号:辽ICP备202505314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