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畜牧养殖平台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探访中国蚝乡养殖产业 看高品质生蚝如何长成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探访中国蚝乡养殖产业 看高品质生蚝如何长成

    来源:中国西藏网  点击量:122  评论(0人参与)
 

中国西藏网讯 蚝及其干制品蚝豉,味道鲜美,是南方百姓饭桌上常见的菜肴。因与“好”谐音,颇受群众青睐。 9月28日,“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广东行记者来到了广东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探访这个被称为“中国蚝乡”的南方小镇如何发展养殖产业。


图为广东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风光。
  一艘艘收蚝归来的蚝船鱼贯而入,停泊在程村镇红光村蚝码头边。一辆辆生蚝运输车也默契地准时抵达码头,等待装车。蚝农们排排坐在小板凳上,手拿着工具忙不迭地开蚝,船上近5000斤生蚝,要在一天内全部装车外运。
  据程村镇红光村书记谢家贵介绍,红光村总面积13平方公里,下辖3条自然村,总人口3225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735.7亩,海岸线长2.5公里,养蚝总面积达4.3万亩,年产鲜蚝4.5万吨,总产值2.7亿元,纯收入5000多万元。全村80%以上的村民从事养蚝业,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8600元,村集体收入达到33万元。


图为程村镇红光村书记谢家贵向记者讲解
  一只蚝的生长周期为三年,此前蚝农养蚝从生长期到肥蚝期都是在同一片海域养殖。由于蚝场开发已久,养殖密度大,海水营养弱化,蚝的肥度不足,导致质量欠佳。为此,红光村积极摸索新型养殖模式,尝试采用胶丝绳粘蚝吊养,将蚝苗取下,按照背靠背,用水泥将蚝苗粘在胶丝绳中再放到蚝棚中吊养,每条绳长2米,共贴9对18只。“这样的工序简单,操作方便,且大大提高吊养密度,减轻蚝棚的承受力,不仅蚝的肥度高,质量好,而且肥得快。”谢家贵说,利用绳子的随浪性,增大和延长蚝的摄食空间及摄食时间,使所吊养的蚝易大快肥,蚝体大小均匀、产量高,达到最佳效果。


图为吊养的生蚝。
  红光村出产的生蚝以“个大、汁多、肉甜脆”著称。谢家贵笑着说道,“我们村有三多,一是老人多,仅百岁老人就有三位;二是生男孩比例高;三是名人多,有参与研制东方红卫星的科学家胡先毓,有知名的书法家谢鼎铭,有广东热播短剧表演者卢海全等等。村民们常年靠海吃海,我们养殖的生蚝品质较高,蚝内所含的有益物质也让本地村民身体格外强健些”。
  红光村一方面铆足干劲改良养蚝方式,同时也不忘向外推广蚝文化,打响“中国蚝乡”这一金字招牌。他们积极开发蚝苗新培育基地,主动外出到广西、台山、珠海、深圳等适宜蚝苗培育的浅海滩涂,鼓励村民到各地培育蚝苗。目前,红光村民蚝苗培育基础已遍布广西、珠海、深圳和台山等8个地级市,年育蚝苗3万多吨。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平台首页 行业资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企业名录 招商加盟 行业展会 人才招聘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沈阳玖禾威商贸有限公司

备案号:辽ICP备2025053143号-3